論壇風格切換切換到寬版
  • 4041閱讀
  • 0回復

【研習摘要】2012/01/14 地下鬼才【李明】研習分享會(台中場) [復制鏈接]

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離線merlini
 
用戶UID
29276
性別
不詳
發帖
40
魔幣
0
積分
44
貢獻值
0
交易幣
0
M幣
0
Facebook
未填寫
我的地盤
擅長領域
警告次數
(0)
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樓主  發表于: 2012-01-24
2012/01/14 地下鬼才【李明】研習分享會(台中場) xnTky1zq  
研習摘要 *MNY1+RJ  
R!=XMV3$PH  
@ 台灣魔術的一個發表平台"Magic Talks"(已邁入第10屆) #"|Ey6 &  
FVHL;J]nf1  
@ 最原始的"螺絲"概念 7RZ7q@@fgh  
一個最具創意的魔術表演,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並非是購買已製作完全的道具成品進行表演,而是從五金行、十元雜貨等找尋最原始最單純的素材,賦予自身的想像進而”創造”魔術。 0;9 LIL5  
甚至也可以把買回來的魔術道具進行拆解,了解魔術效果形成的原理與其構造。有一位著名的魔術師曾經以這樣的方式來了解魔術,但他心疼魔術道具的損壞不能使用,所以一次都買兩個。這位著名的魔術師正是劉謙。 u|C 9[(  
RB!g,u  
@ 魔術的修習涵養 |N*>K a;  
∼ Observe Nb6HM~  
對任何事物的觀察,實際上都有助於對魔術的創造。 )L?Tq"hy  
∼ Why Not? F=#Wfl-o  
對於一般魔術表演的欣賞,似乎都存在一條不成文的規則並被束縛,而我們必須番窠倒臼。(例如Mirko在舞台原地不動的魔術表演,結果拿了數不清的大獎;Cyril沒有程序的街頭魔術,結果變成了"神"!為什麼不可以?) Kt-@a%O0  
∼ Escape 1/ HofiIa  
這裡主要指的是不同魔術類型表演的互換,例如近距離魔術可以透過舞台魔術的方式來呈現,這樣的嘗試或許可以有不一樣的體驗。 Wd7*sa3T  
∼ Over & Over 8`D_"3j3g\  
一段誇張的魔術表演,可以嘗試把它的誇張表現得更為極致。 F {[Q  
∼ Associate 5R4 dN=L*1  
一段魔術表演,可以透過一個故事性的主題聯想進行串連。 Ez )Go6Q  
∼ Metaphor 0bor/FU-d  
比喻什麼?(歹勢,忘了∼><") +hfl.OBy  
`fH6E8N  
@ 魔術創造的四個步驟 \,WPFV  
∼ 逆向工程 `?)i/jko"  
先想好魔術表演的程序效果,再想出達成它的方法。 Y<B| e91C  
∼ 方法精簡 c09uCito  
一開始進行效果達成的方法,必定是非常粗糙的,但是經過各種方法的嘗試,慢慢地就會找到一個精簡的方法得以改良,甚至還可能因此獨創出前人未曾使用過的方法。 >\e11OU0Gy  
∼ 練習 nm)F tX|A  
找到正確的方法後,接下來就是持續不斷地練習直至完全流暢。 jH8F^KJM[  
∼ 表演修正 bvoR?D\-"  
一套完成的魔術在表演之後,仍然聽取別人建議,彌補不足之處。 B`v V[w?  
"程序的修正是一輩子的事"(忘了是誰說的) {0|^F!1z  
\Tc$P#  
@ 十句扼殺創意的話 *+ 7#z;  
∼ 你有很多時間嗎?(老子就是多!) @c/~qP4  
∼ 這樣就可以了,你知不知道你正在浪費資源物力。(幹!你管我!) i}!CY@sW  
∼ 你說的別人都已經做過啦。(原本創意正在進行,這句話無疑是讓創意停止發生) qU"+0t4  
…… X/Ae-1!  
(其餘的想不起來了) U@9n 7F  
}} IvZG&  
NTV0DkX  
以上是當天出席後憑著印象所作的摘要,擔心會有些許出入。 *+ b[v7  
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望包涵。 DV. m({?  

評價一下你瀏覽此帖子的感受

精彩

感動

搞笑

開心

憤怒

無聊

灌水
快速回復
限100 字節
如果您在寫長篇帖子又不馬上發表,建議存為草稿
 
上一個 下一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