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派戲法傳人方振勇來玩家講堂表演拿手魔術
新華報業網訊 “他的手法可真快啊。”在看完方振勇只用了一分鐘,就用9個鐵環變出了40種不同的造型後,後排一位站在椅子上的女士禁不住喊起來。上周六18:30,60歲的中國北派戲法第四代傳人方振勇在“玩家講堂”玩了幾十個拿手魔術。
“九連環”變出40種造型
剛走上講臺,方振勇就拿出一個深藍色紙袋子。“空的。”當他把紙袋口朝向觀眾時,所有人都看到了空空的紙袋。但幾秒鐘後,方振勇就奇蹟般地從裡面拿出了七個大玻璃盒、五條絲巾、三朵花和兩行五彩的拉花。這還不夠,方振勇又叫了兩個孩子上來,讓他們一人扯住一張被單的兩個角。然後,方振勇拿來一簸箕生米,“嘩啦”全倒在了被單裡。方振勇拿著竹簸箕不停地翻炒著,不一會兒,熱乎乎的爆米花就在被單上翻滾起來。
2002年中國雜技“金菊獎”第二屆魔術大賽開幕式上,方振勇作為組委會唯一指定魔術師,表演了中國古典“九連環”。周六,他也把“九連環”帶到了現場。帽子、花籃、三輪車、獅子、蝴蝶、繡球燈、大篷車、烏紗帽、腰帶、大耳環、鯰魚、牌樓……才一分鐘,方振勇就將九個看起來相互獨立的鐵環穿穿套套,變了40種不同造型,每種還都很逼真,引得台下一片驚歎。
方振勇還將他的老師,70多歲的周亞星老先生和他的徒弟周洋請到現場。周老先生擅長“現場聽字”,他神奇地在五分鐘內,將六名觀眾寫在小紙條上的字一一聽了出來。徒弟周洋擅長紙牌,一張紙牌在他的手裡,搖一搖,就變個數字。周洋還自創了很多紙牌魔術,和“師傅”相比,周洋的魔術“時尚”很多。
玩魔術40年天天練功
“我們玩魔術的,每天都要練習手法。我6歲開始學習唱戲,20歲拜師學魔術,現在60歲了,功夫一天沒落下。”方振勇告訴觀眾,他出身表演藝術世家,聲樂、器樂、相聲雙簧、魔術無不涉獵,光是中小型魔術和古典戲法,他就掌握500余種。他1970年正式拜師科班學習北方古典手彩戲法和西洋魔術,成為中國北派古典戲法第四代傳人。1989年至今他多次參加江蘇省及全國魔術大賽獲金、銀獎,並培養出多個世界魔術冠軍。
方振勇坦言,“玩魔術”背後也有艱辛,這種艱辛看他的手就能看出來。方振勇的手非常靈活,但也很粗糙,還有不少舊傷。方振勇說,這都是練習的時候留下的。“剛開始練劉謙那個兩個套在一起的皮筋忽然間分開來的遊戲,就花了三星期。”而像“九連環”那樣難度比較高的魔術,最起碼得花一年的時間。方振勇覺得,魔術的原理是“一點就破”,但要真的把魔術練得讓人看不出破綻,還是得多練。
“單兵作戰”不利於創新
魔術之所以“有魔力”,方振勇覺得主要是因為魔術是結合了聲、光、電、物理、化學、語言學等多種科學的藝術,反映一個國家經濟、科技的水準。“其實,現在國外研發的最新的魔術,我們都能搞到完整的資料,但僅憑一個人的力量,很難完成。”方振勇說,2006年他在連雲港把飛機“變沒了”,就是江蘇的魔術師們集體協作的結果。方振勇告訴記者,他在網上看到,《魔幻達人》第一季冠軍岳菁蔚說劉謙的背後有個“智囊團”,而目前江蘇的魔術家大多時候只是“單兵作戰”,這不利於魔術創新。
方振勇覺得“創意”也很重要。劉謙的魔術之所以引人注目,因為他一直在魔術中加入一些不一樣的元素,用現代和時尚的元素去包裝魔術。所以方振勇建議學習魔術的青少年,要根據“師傅的魔術”,創造出“自己的魔術”。